——档案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小记
“档案工作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提法在档案馆可不新鲜。说起高校档案,那可是学校各项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小至每一个师生员工的个人信息,大到学校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都体现在一排排的档案柜之中。档案工作可谓牵涉全局,关乎各方,上系历史,下通发展,意义重大。正因如此,档案馆充分认识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他们主动提出,要在本职岗位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扣发展主线,以科技为先导,以学习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促进档案工作创新,实现学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思想明确了,心里亮堂了,干活也就有劲儿了。全馆上下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大胆创新,接连拿下2005、2006年度“北京市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建在案头与心头的“无墙档案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此,档案馆有着清醒的认识。档案工作古已有之,有文献可考的档案馆库可以上溯到周代,时称“天府”。往事越千年,历史来到今天,原始的纸质存档、手工分类、翻卷查询、人工誊写的工作方式已经尽显疲态,这项古老的行当如何发展,成了摆在众多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在信息社会的滚滚洪流和数字网络的强力推动之下,“无墙档案馆”的概念应运而生。“无墙档案馆”即数字档案馆,与传统载体、原始形式的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的最大特点是网络传输迅速、跨越时空界限、信息资源共享。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彻底改变档案工作的方式,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变有形为“无墙”。
我校档案馆高度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高校档案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成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之一。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条件保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需要完全吻合,这使得档案工作的前景豁然开阔了,数字档案馆的美好前景也在档案馆人的心中渐趋明朗。目前,数字档案馆的各项数字化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逐一落实。档案馆人要乘着数字的东风,挥舞信息的彩练,挣脱原有高墙的束缚,跨越陈旧观念的羁绊,实现集成管理,提供个性服务,满足定制选择;他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将最现代的档案工作形态呈现在师生员工面前,将一座没有围墙的档案馆建在用户的案头,建在师生的心头。
档案事业也要可持续发展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需要大量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数字档案馆主要是强调馆藏的数字化,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上网供不同权限的用户使用。简而言之,就是指原有的纸质档案通过录入、扫描等科技手段,转化到计算机系统内保留;同时加强对数字校园中的各类电子文件和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研发各种接口程序,实现各种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达到各种数字信息资源的自动归档。目前,档案馆已经完成了现存案卷级目录的数字化处理,正在抓紧卷内目录的录入工作,对现存照片也进行了扫描,一些珍贵材料也得到了相应的数字转化,最终实现重要档案的全文检索,脱离档案文件本身来利用,真正实现数字档案馆。要录入我校百余年的各类档案资料的卷内目录,工作量之大、涉及面之广是可想而知的,但档案馆对此却是信心十足,充满了迎难而上的豪气。他们说,档案工作者应当具有的历史责任感,保存一卷档案,也就保存了一段历史;将一卷档案数字化,也就永久保存住了这份历史片断,档案事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可持续问题啊!
这话不假。就拿查档来说吧,原来查阅材料尤其是一些珍贵的文本资料,必须戴上手套、屏息静气、慢翻轻放,一不小心,发黄变脆的纸张就会“呲啦”出一个口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样的查档方式,既费时耗力,档案原件又难免受到损伤,长此以往,一些案卷确实面临“身碎”的险境,这对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档案馆及时对珍贵资料进行了数码翻拍和内容录入,积极推进珍贵档案的数字化。现在,只要输入口令,用户就可以立即在电脑屏幕上看到需要的文档图像,不仅方便快捷,也省却了在浩繁的黄卷之中查阅的功夫,更避免了珍贵文本在阅读中可能受到的损害,使之能够长久妥善保存。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让档案馆能够更完好地将各类材料传递给后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现实的保障。
不仅如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突破了传统档案馆选址上的限制,为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更大的后续空间。传统档案馆必须靠近学校使用档案最频繁的重要部门,便于人员往来查档。但由于学校办学空间有限,核心办公区要提供不断增长的档案资料的存储场地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成为档案馆发展的瓶颈。数字档案馆的兴起解开了这一困局。由于实现了信息化的网络连接,查档工作由“跑腿”变成了“动手”,相关部门的用户只要轻点鼠标,所需材料就能来到眼前。这样一来,档案馆的选址问题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完全可以在校园内合适的地方选址拓展服务与存储空间,这为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
档案的“收”和“用”孰轻孰重、“为收而管”还是“为用而管”,一直是档案学界的热点话题。对此,档案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明确提出了“收”、“用”并重,“为用而管”的工作理念。他们要让沉睡在架上的档案活起来,发挥应有的价值,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档案馆现存档案共7个全宗,综合类档案共49320卷,人事档案21252卷,基建底图1379张,已经整理的照片约32000张,还有启功先生的大部分书画作品及部分实物档案。档案馆在全力收集、认真保存这些档案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他们筹建了“启功先生书画展”,将封存的启先生的众多书画精品陈列展出,让许多原本与这些珍贵字画无缘一见的师生得到了与它们亲近的机会,受到了高品质的美育教育,更为那些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观摩的难得渠道。书画展自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 30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在档案馆的远景规划中,还要筹建名人档案室,举办精品档案、特藏档案展览,使师生能通过展览更多地了解校史名人。
档案馆提出,要把自身建成“咨政育人”的基地,在保存好档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要将尘封的档案打造成凝聚校友饮水思源的纽带、启迪青年学子爱国荣校的基石、推介学校融资助学的媒介,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争做学习型研究型馆员
“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档案馆”是档案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落脚点。他们注重馆内学习氛围的营造,鼓励馆员参与档案科研,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这种良性的运行机制,让学校的档案工作充满了创新和活力。
档案馆引进的计算机人才李世亮在处理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工作中,发现原有的手工抄写方法比较落后,工作效率低且错误率高。于是他就运用自己的所学专长进行科研攻关,研发出了“毕业生发档打印查询系统”。依靠这个系统,原来需要全馆人员齐上阵,忙活半个月才能干完的毕业生发档工作,现在只需几个工作人员三四天就能完成了。“电子发档打印系统”不仅加快了发档进度,还避免了毕业生档案转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毕业学生也可以及时从网上查询发档情况。档案馆还积极筹划参与留学生教育信息课题研究,通过对馆藏史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他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有资料记载的我校最早的留学生于1924年入学,比原先的统计提前了30余年——我校的留学生教育史将被重新书写。不仅如此,档案馆还设计研发了与学校OA系统电子文档归档交换接口,让学校的电子文档有了收集图径。这些成果,都源自馆内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今,“争做学习型研究型馆员”已在档案馆蔚然成风,大家踊跃学习,积极钻研,力争都能在本职工作上有所突破,成为档案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高校档案理论创新的排头兵。档案馆也不断收获着终身学习、科技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他们由此更加坚定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档案馆”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的和谐档案馆
在馆长白起兴的办公桌上,有多张拍摄于不同时间的档案馆“全家福”,这些 “全家福”向我们展示着档案馆工作人员间和谐向上的风貌。档案馆非常重视和谐氛围的营造,在工作、生活上都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关心帮助大家。档案馆采用了轮岗的形式让馆员们熟悉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一系列工作,建立起大家对档案馆总体工作的宏观认识。这样一来,馆员们对整个工作流程都有了了解,工作上的沟通顺畅了,避免了由于对彼此工作环节的不熟悉造成的误会与矛盾。馆员们高兴地说:“在我们的和谐档案馆里,人人都是多面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档案馆相继引进了几名档案学、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优化了档案馆的人员配比,如今,档案馆的人员结构呈现出了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就此,档案馆在具体岗位上实施“以老带新”的工作方法,让老同志当师傅,手把手地向新人传授工作要点,促使新人尽快熟悉了本职工作,新老馆员间的交流与和谐也得到了增进。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档案馆雄心满怀。他们表示,在学校领导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配合下,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要继续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主人翁精神,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落到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贯彻到档案事业的每一个领域里,为学校总体工作的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增光。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2008年3月20日 第2版